close

美通過人民幣匯率法案 中國不懼貿易戰 -財務


  美國國會參議院日前不顧各方反對通過了“人民幣匯率法案”,中國外交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隨即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認為,美國嚴重違反了國際貿易規則,中國隨后將對應采取措施。由此可見,如果美國想要借該法案要對中國進行“懲罰性關稅”政策,中國必將采取強制性反擊。

  商務部于10月19日召開了例行發布會。針對美國參議院通過的人民幣匯率法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認為,美國嚴重違反了國際貿易規則,中國隨后將對應采取措施。

  10月12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改革法案》,要求政府對匯率被低估的主要貿易伙伴征收懲罰性關稅。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為了迫使人民幣加速升值。中國政府明確表示,這一法案損人不利己,是保護主義的表現,中國表示堅決反對。

  人民幣匯率問題并非主因

  由于出口增速繼續低于進口,今年9月份,中國貿易順差收窄至145.14億美元。

  海關總署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中國出口1696.7億美元,同比增長17.1%,進口1551.6億美元,同比增長20.9%,分別低于8月7.4個和9.3個百分點;貿易順差145.14億美元,同比收窄12.4%。

  對此,宏源證券酈彬認為,9月的出口同比增速明顯下降,基本印證了此前外需緊縮出口下行的判斷,外圍經濟特別是歐美發達工業國的經濟持續的不景氣終于開始通過外貿渠道影響中國的實體經濟。預測全年的貿易順差將會收窄到GDP的2.2%。平安證券認為后續月份進出口增速仍有小幅回落的可能,維持今年出口增速15%左右的判斷,同時,維持全年貿易順差1500億美元左右的判斷。

  其實,近年來中國始終致力于促進貿易平衡,特別是自2005年以后中國的貿易順差逐年下降,2010年已下降至名義GDP的3%以下。而今年上半年,經常項目順差占GDP比重為2.8%,貿易順差占GDP的比重降至1.4%,已處在國際公認的合理區間。

  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認為,在內需占GDP比重不斷增長,對外依存度不斷下降的經濟增長方式轉型趨勢下,順差占GDP比重繼續逐年下降已成趨勢。中國的加工貿易比較優勢仍然存在,3%以下的貿易順差應屬正常,中國進出口貿易已趨平衡,順差水平已與匯率水平相符。

  就在本月初,美國參議員程序性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立項預案。盡管沒有明確提及人民幣,但外界普遍認為,該提案主要意在推動國會立法,敦促政府部門以“人民幣被低估”為由,對中國輸美產品征收高額懲罰性反補貼關稅。

  業內人士表示,美國這種國內立法干預正常國際貿易和投資的做法也非首次。但越來越清楚的是,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不在人民幣匯率。中國的匯率改革只有保持漸進性,才能使中國在保持出口競爭力的同時,合理控制國內通脹,實現發展方式轉變,實現中國經濟健康發展。

  早些時候,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也曾表示,中美之間存在貿易不平衡,這是中方不愿意看到的。中方并不追求貿易順差,中國政府也從未利用所謂匯率操縱從國際貿易中獲利。

  洪磊稱,近年來,中國的貿易順差額占經濟總量的比重在不斷下降。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原因不在于人民幣匯率,而在于中美投資和貿易的結構,人民幣升值不能夠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希望美方有關人士能客觀、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不能因為美方內部經濟問題而將人民幣匯率問題政治化。

  據了解,中美兩國自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以來,雙邊經貿關系總體保持快速發展。1979-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為逆差,自1993年轉為順差。

  有統計顯示,美國自1993年開始出現逆差,為62億美元,之后隨著中美雙邊貿易額的增大,中國對美貨物貿易的順差也就越來越大。

  對于中美貿易順差的主要原因,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做出過解釋:其一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其他國家對美順差轉移到中國。因為亞洲與美國的順差沒有太大變化,而日本、韓國等的部分加工貿易以及美國的一些加工貿易轉移到了中國。其二是美對華貿易歧視,多年來美一直存在制裁中國的貿易法案。美國軍用品禁止對華出口,軍民兩用中的民用品對華出口也從嚴審批。中方一直希望美國本屆政府放寬限制,大量增加對華商品出口,以促進美國就業和對華貿易公平。但是2010年12月9日,美國修訂其貿易便利政策,享受到美國貿易優惠政策的國家共三類164個。中國作為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且具有更大的市場潛力,卻被排除在“164個”之外,此舉顯然不利于美國企業與經濟發展。其三是中美雙方統計口徑不同,美逆差被高估。雙方聯合研究表明,由于統計口徑不同,美方的實際貿易逆差應大幅減少。

  對于第三點,業內人士舉例進行了說明:如說中國對美國出口的服裝,很多我們只是做縫制的工藝,設計和高科技的材料都是在別的國家,我們獲得的不是主要的附加價值,,但產地證上寫著中國造,最后所有的價值就都統計到了中國。假如中國也修改產地規則,僅電子產品的芯片一項,我們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就會大幅增加,順差會大幅減少。因此,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有研究顯示,以雙邊貿易平均增長水平比較,從1997年到2009年,美國對華出口平均增長了443.4%,大大高于美國對全球除中國以外的53.7%的平均出口增長水平。

  中國也可效仿美國

  中美之間的大量的貿易順差,已經成為中國在國際交往中沉重的負擔,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服務呢?

  “中美貿易順差產生原因可知,在很大程度上這種狀況的產生責任不在于中國。”業內人士表示,因此,在強調美國對中美貿易不平衡負有主要責任的同時,中國也應采取一些措施推動雙方貿易向均衡化方向發展,既不給美國提供指責中國的口實,又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

  左小蕾稱,如果美國不顧這些國際貿易中關于匯率的基本判斷原則,堅持通過“立法”方式“操縱”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水平,中國也可效仿美國,通過人大立法的方式,要求相關部門每年針對美國濫發貨幣對全球匯率產生實質性的操縱行為做出全面評估,人大依照評估結果決定是否對美國進口商品實施懲罰性關稅。或許這樣,中國才能在國際貿易中變被動為主動,在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推動國際貿易回到自由貿易的軌道上發揮積極作用。

  10月18日,商務部公布對原產于歐盟和美國的進口己內酰胺反傾銷調查最終裁決的公告。商務部在終裁公告中認定,在本案調查期內,原產于歐盟和美國的進口己內酰胺存在傾銷,國內己內酰胺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自2011年10月22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于上述國家和地區的己內酰胺時,應依據公告中列明的各公司稅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繳納反傾銷稅。

  這只是解決中美貿易順差的一方面。業內人士同時稱,要解決中美之間的貿易順差,需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這是因為近年來,雖然對外貿易發展速度很快,規模也很大,但從總體看仍是一種以數量擴展為主的增長方式,自主品牌建設薄弱,出口產品附加值低,主要利潤為知識產權開發企業和品牌銷售企業獲得,我國的貿易利益較少。換言之,必須從委托加工或制造的低層次作業方式,走向自行設計的高層次,逐漸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增加出口產品附加值,不斷實現產業的升級換代,提高國際競爭力,也實現從產業結構國際分工的層次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

  中美之間產生貿易順差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其他國家對美順差轉移到中國。對于這一問題,業內人士稱,可以通過發展境外加工貿易,轉移部分對美貿易順差。可以借鑒一些國家對我國加工貿易投資的做法,在不對我國產業安全、出口、就業造成大的影響前提下,鼓勵一部分企業把后續加工能力轉移出去,帶動中國加工設備和上游產品的出口,就近開拓市場,或利用當地配額直接向美國出口。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我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同時有利于我國產業結構升級。

  業內人士表示,此外,還可以通過開拓進口渠道,通過大訂單的高科技產品進口平衡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通過這些大訂單的采購,既可以控制我國對美的貿易順差規模,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服務,又可以在外交談判上獲得主動,為我國外貿發展爭取良好的國際空間。”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loan 借錢 個人信貸
    全站熱搜

    aata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