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銀行海外“抄底” 先設分行不忙并購 -財務


  在美國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形勢下,包括中、工、建、交等大型中資銀行在海外經營狀況愈發引人關注。接受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認為,除了中國銀行等少數幾家銀行之外,目前大多數中資銀行的國際業務比重仍然很小。當前的金融危機同時也是一次百年一遇的機遇,中資銀行或迎來新一輪海外擴張期。

  機會難得就一定贏?

  美國當地時間12月8日,建設銀行在美國紐約開設分行的申請獲美聯儲正式批準。分析人士稱,這意味著,對中資銀行封閉多年的美國市場正變得越來越開放。建行在美洲設立第一家分行后成為繼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之后,第五家獲準登陸美國的中資銀行。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均是在1991年美國《加強外國銀行監管法案》頒布前獲批的,而工行和招行獲批的時間則是在2007年11月和2008年8月。

  上述分析人士還認為,此次金融危機造成了全球經濟放緩,而受直接影響的美國金融機構更是元氣大傷,要想在短期內恢復并不容易。這或許能為中資銀行海外擴張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中資銀行現在走出去會產生雙贏效應。他解釋說,美國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沖擊以后,急需發展相對穩健的中資銀行的加盟,其對外資銀行的準入條件相對有所放松。而對于一直都想到包括美國在內的海外市場設立分支機構的中資銀行來說,現在美國降低準入門檻并加快審批,也為其走出去創造了一個良機。

  對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認同。他說,本次金融危機同時也是百年一遇的機遇,國際業務比重仍偏小的中資銀行或迎來新一輪海外擴張期。

  國際化水平低反而受益?

  目前,除了中國銀行等少數幾家,大多數中資銀行的國際化程度并不高。

  中國銀行在2008年半年報中稱,2008年上半年,中國銀行在國際化、多元化平臺繼續取得長足發展。海內外業務聯動進一步加強,海內外一體化發展的經營管理模式成效明顯。海外機構國際結算和貿易融資量大幅增長,三大銀團貸款中心運營順利,海外網絡穩步擴張,韓國九老分行、印尼泗水分行正式開業。

  數據還顯示,在傳統的信貸業務方面,2007年境外機構占中行集團貸款的比重為18.76%。而早在2006年,港澳及其他境外(地區)的營業收入占中國銀行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就超過了30%。

  工商銀行2008年半年報則顯示,該行在境外及其他地區的營業收入為41億元,占其主營業務收入比例2.6%。不過,這一比例較之于其2007年的2.42%略有提高。建設銀行在2007年實現的境外營業收入為38.8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1.77%。

  在近日召開的“《財經》年會2009:預測與戰略”上,招商銀行行長兼首席執行官馬蔚華再次重申了他的立場,即中資銀行國際化方向不能改變。

  馬蔚華認為,中資銀行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是有限的,原因是國際化程度不高。而金融危機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階段性的事件,但銀行的國際化卻是貫穿始終的。經濟和金融是不斷發展的,銀行整體的經營活動也不因危機而停滯,中資銀行國際化方向不能改變。

  何為“走出去”主流模式?

  雖然中資銀行海外擴張步伐并未因為金融危機而放緩,但是不是就意味著中資銀行應該去“抄底”,接盤其瀕于崩潰的資產?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多數業內人士認為中資銀行海外“抄底”應謹慎——他們更傾向于在海外設立自己的分支機構。

  郭田勇對此表示,不同的銀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海外設立分行、并購都是可行的策略。他指出,采取并購的方式,優點就在于進入市場比較快,但劣勢在于并購意味著參股而非控股,新的股東加盟并共同管理公司需要一段時間磨合。他還認為,這種方式往往會滋生一些投機行為,風險比較大。而設立分行則由公司掌控,業務開展相對比較慢,需要一步步的發展,但穩定性會比較好。

  郭田勇指出,往全球化、跨國公司方向發展是中資銀行未來趨勢,到美國等發達市場的新經濟環境下經營,對提高中資銀行的市場化水平、提升自身管理水平都有很大幫助。不過他提醒說,中資銀行在業務擴張上要注意循序漸進,從可控風險的方向開始入手,從基礎性、比較熟悉的業務一步步開展。

  交通銀行行長李軍此前也表示,在當前,中資銀行跨國經營的方式應以設立分支機構為主、參股和并購為輔。他還強調說,中資商業銀行要成功進行跨國經營,首先必須進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李軍解釋說,設立分支機構開展經營是較為傳統的經營方式,中資銀行在這方面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其次,中資銀行近年來跨國經營的主要方式是開設分支機構,對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的相關監管框架和審批程序已有一定了解。再次,目前很多國家對金融機構的跨國并購和參股采取了非常審慎的策略,通常會制定嚴格的審批程序,有的甚至要通過議會的批準,因而并購成本高、難度大。最后,收購兼并最難的地方在于并購之后的整合,目前中資銀行在這方面的經驗和人才都相對不足。

  “當然,以上幾種形式可以考慮在整體海外戰略布局下同時搭配采用,互為補充。”李軍表示,在參股和并購對象的選擇上要考慮與現有業務的互補性,努力使戰略并購成為改善業務結構的重要手段。在參股方式下,中資銀行初期可以財務投資者或戰略投資者的身份進入,等條件逐漸成熟時再爭取掌握控制權。

  李軍還指出,近年來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并帶來了國際地位的明顯提升,為中資銀行跨國經營提供了不斷改善的國際環境。人民幣持續升值則有助于降低中資銀行的海外經營成本,提高其經營能力。美國次貸危機在給國際金融市場和一批國際金融機構帶來負面影響的同時,也為中資銀行走出去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loan 借錢 個人信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atass 的頭像
    aatass

    aatass的部落格

    aata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