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審人如何解決職位發展定位的問題 -財務


  內審人從來都是安靜的忙碌者,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只需要一味埋頭苦干,建立與公司各層級之間的良好溝通關系也是他們努力的重點。然而這并非易事,被“邊緣化”的境遇常使得內審人的尷尬與困惑如影隨形。

  亦敵亦友

  內部審計作為企業內部監督體系的最高形式,在很多企業卻還處于很低端的位置,最主要是高層領導不重視。

  “與高層的交流,只有建立在良好溝通基礎上,才能不斷地影響其對公司內審定位向更好的方向調整。”資深內審從業人士張大春這樣告訴《中國會計報》記者。

  當然,內審人也應自省,如果因尚未達到公司的要求而被“邊緣化”,那就需要通過自身的創造性工作,影響公司高層對內部審計的看法,繼而贏得內部審計應有的地位。

  “如果說與高層的溝通多是為了討論內審的定位,那么與中層的溝通則多是為了實務。實際業務中的溝通比跟高層溝通更難一點。”在張大春看來,中層往往是內部審計要發難的對象,一不小心雙方就起了沖突,而解決沖突對內審人來說是最大的挑戰。

  另外,財務和內審的“對立”幾乎是公開的秘密。“財務對付內審最大的武器是什么?信息不對稱。我就不告訴你,讓你慢慢查。”上海某房地產公司財務部孫晨透露。

  “內審人要在某個項目上尋求突破,通過一兩個案例在公司樹立內審部門的形象。”業內人士肖雨支招。

  內審尷尬還不止于此。比如審計項目的確定,也困擾了很多內審人,審誰不審誰、審到什么程度和范圍,難以把握。而在一些管理亟待提升的組織,內審往往“出師未捷身先死”,甚至遭到高管層的有意規避和打擊報復等。

  只熟悉賬目遠遠不夠

  “或許是金融危機讓人們想起還有這么個部門可以依賴。”張大春這樣解釋內審人員受到“空前”關注 的原因。

  《2009年內部審計熱點問題調查報告》證實了他的推斷。該調查顯示,84%的受訪者認為金融危機使得企業主要領導提高了對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60%的受訪者認為內審是公司風險管控的一環,其受重視程度也相應得到提高。

  雖然金融危機對企業的沖擊不會因企業內部審計有上佳表現而幸免于難,但外部監管環境的變化,讓國內某銀行內審部的負責人劉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傳統內審方式勢必要轉型,如何使內審真正發揮實質功效,不僅是管理層,更是我們自己需要思考的問題。”除了風險意識,劉瑩感觸最深的便是內審人員應建立全局性思維,將工作擴展到整個業務流程甚至戰略發展層面。

  用孫晨的話說就是“不能光盯著財務那點事兒,光熟悉賬目還遠遠不夠。”內審人員不應局限于對記載財務收支情況的相關會計資料的簡單核對和審查,而是在此基礎上形成對管理過程、制度環境和制度執行等的評判。

  據劉瑩介紹,內部審計不僅包括一般性的財務收支審計、經濟效益審計、干部離任審計,還涉及企業管理經營、項目招投標、采購審計等等,這就要求現有的內審人員既要懂得審計、財務、會計專業知識,掌握查賬技能,又要懂得經濟管理知識、市場行情、行業政策及法律法規等。

  困惑背后的單項選擇

  面對尷尬和困惑,內審人只有兩個選項—— —“要么奮進,要么流動”。

  沒有例外,內審人要正式進入一家新企業,必然要通過單位的簡歷篩選、面試、背景調查、入職前溝通和入職后的培訓等,他們在入職前就應該對企業的這些流程以自身為例做初步審核,從而了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繼而分析企業整體管理水平。

  另外,內審人還要審慎地分析企業對內審的真正需求、高層重視的程度、企業文化和未來地位得到提升的可能性等,最后確定自己是否進入這家企業。

  正式入職之后,內審人首先要明確自己在部門所應擔當的職務和分工,在此基礎上制定詳細的工作目標和工作程序。在實施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難題,肖雨的經驗是,一方面要查閱相關的書籍和信息自我充電,另一方面要虛心請教有經驗的專業人士,這樣才能迅速成長。

  而對內審人來說,職位到一定層級后,如何發展也是必然要面對的問題。“走上管理之路,才是正解。”杭州某電器集團內審部經理沈默給新人職業規劃的建議是:先踏踏實實工作2年至3年,再考慮跳一級或者另尋他路(可能并不適合每個人),然后再花上2年至3年達到總監級別,更往上的目標就是走進管理。“我自己就在往這方面努力。”沈默最后透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loan 借錢 個人信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atass 的頭像
    aatass

    aatass的部落格

    aata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