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航班延誤的CFO們 -財務


  “乘坐前往納斯達克的Pre-IPO號航班的乘客請注意,我們非常抱歉地通知您,本次航班因金融危機而延誤,延誤時間現在還不確定,請您在候機廳等候工作人員的進一步安排。”一位剛剛在成都雙流機場被延誤了七個小時的CFO在接受采訪時幽默地自嘲了一把。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日前公布的全球首次公開募股(IPO)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IPO活動下跌一半有余。2008年前11個月,全球IPO交易共745宗,融資額953億美元;上年同期IPO交易則為1790宗,融資額2569億美元。Dealogic的數據表明,2008年迄今已有298宗IPO項目延期或撤銷,而2007年全年則只有167宗。

  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沖擊不僅造成了全球經濟增速大幅度放緩,更造成了信貸市場的極度低迷。有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評價金融市場風險程度的VIX指數上升至創紀錄的55.7,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一倍多。

  “虎伏深山聽風嘯,龍臥淺灘等海潮”——用來形容因金融危機而延期上市的公司再恰當不過。目前這場金融危機將給Pre-IPO公司的CFO們帶來哪些影響,為此《首席財務官》雜志特別專訪了四位延遲上市公司的CFO.

  “快餐”的營養問題

  2007年底從普華永道轉任7天連鎖酒店CFO的吳海兵非常坦誠的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做CFO.分時傳媒CFO李軼梵、智聯招聘CFO周瑋和某紙業公司前CFO婁志強三人都是第一次任職CFO,且均為“金裝CFO”(特指從投資銀行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轉型的CFO)。從本刊近年采訪來看,其比重逐年升高。

  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教授鄧傳洲看來,隨著中國公司的發展,尤其是與國際資本市場的接軌,傳統的CFO已無法適應全球化經營和跨境競爭的要求。CEO們希望CFO向戰略、經營型、國際化視野轉型,并為公司提供更多的決策支持。因此需要更多的CFO.

  與證券市場同步推出的《總會計師條例》一向被看作CFO階層的發端。經過18年的發展,CFO這一概念逐漸在國內上市公司,尤其是海外上市公司中普及化。

  1992年10月,中國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登陸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自此中國公司赴海外上市的大門完全打開。截至目前,中國海外上市的公司已近200家。如果說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喚醒了企業的財務意識,那么與海外資本市場的接觸,則是觸發了企業迫切需要CFO的直接動因。

  與海外資本市場的全面對接,不僅需要專業的知識和廣闊的人脈,也包括語言和財務操作技巧的需求。在專家看來,資本市場已經成為催生CFO行業的催化劑,加速了國內CFO的進程。按照企業的自然發展規律,真正合格的CFO相對難產,因此這為四大的合伙人和投資銀行的高級經理轉型CFO提供了空間,以滿足中國企業在高速國際化擴張這個特殊時期的特殊需求。

  據一家知名獵頭公司的高級顧問介紹,隨著資本市場在2004年的復蘇,企業對CFO的需求非常迫切,基本處于供小于求的狀態,很多公司都苦于找不到合適的CFO.

  因此,許多投行和四大的人都積極加入到準備上市的公司,欲做“臨門一腳先生”,成為“快餐式”CFO.毫無疑問的是,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CFO職業的發展。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高速度,也帶來了國內CFO職業發展的超常規,尤其是海外上市的熱潮,為眾多海歸背景的人提供了發揮作用的熱土。

  投行對于國際資本市場的諳熟,四大全球最領先的財務理念和管理方法,兩者都讓管理模式和理念相對守舊的中國企業大多“頂禮膜拜”,這也為“快餐式”CFO的大面積出現創造了條件。但是隨著“快餐式”CFO的增加,也出現了過于熱衷資本操作、與企業高層管理團隊格格不入等水土不服的現象。

  “我是標準的臨門一腳型CFO,加入公司時最大的任務就是準備上市。”但是十多年前踏入美國攻讀第一個碩士學位時就夢想成為一流企業CFO的李軼梵強調目前已對“快餐式”CFO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市只是自己階段性的任務。

  擱淺還是晚點?

  “2008年9月30日上市儀式晚宴的菜單都已簽好,我們已經聞到菜的香味。”李軼梵這樣描述分時傳媒與上市之間的距離。

  如同分時傳媒一樣,因交易窗口關閉而不得不暫停上市腳步的公司不在少數。僅在2008年1月和2月,美國IPO市場至少有60家公司的IPO申請被撤回或延遲,且上市公司的融資規模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不僅美國,全球IPO市場也是一片黑暗。2008年9月全球總共只有21宗IPO,總募資額2.325億美元,這與2007年同期的63宗、116億美元相差甚遠。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1月,全球IPO募集資金總量僅為9100萬美元,僅為去年同期水平的1%,創下了近10年以來的最差開局。而國內市場同樣不容樂觀。據了解,在證監會排隊等待過會的企業近300家。WIND資訊顯示,2008年已有36家公司已過會但是未發行。

  諸多受訪CFO一致認為經濟將會在2009年第三季度觸底,但若復蘇,則需二至三年的時間。一位農產品行業的CFO告訴記者,雖然已經過會,但是仍然抱著2010年上市的心態,“對市場有一個足夠的把握。”

  盡管對未來兩年業績增長預期悲觀,安永遠東區IPO業務主管合伙人梁偉立先生稱:“目前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顯然已影響了投資者信心和上市意愿。雖然實際上市宗數已經放緩,但為上市融資做準備的公司仍然為數眾多。”國內某家正在證監會排隊等待上市的CFO堅定地告訴記者,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會主動放棄謀求上市。

  采訪中CFO均表示,雖然上市不是公司的最終目的,但是也不會放棄。“現在我們隨時可以上市,關鍵不是市場等我們,而是我們在等市場。”

  然而,他們并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情。因為趕在2008年奧運之前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幾乎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僅上市價縮水一倍,且目前跌幅慘重。

  “上不上市,要看市場環境。從我的角度上看,上市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智聯的目標是做成中國最大的人才網站。”智聯招聘CFO周瑋直言。對此李軼梵非常贊同,“上市只是一個階段,而非目標,分時傳媒的目標是打造中國戶外媒體行業的超級市場。”周瑋最為欣賞攜程的上市案例,其是2003年“非典”之后沖上納斯達克的第一家公司。“他的股票一直處于穩健增長的狀態。當然最近也有跌幅,但沒有那么夸張,這對于公司的外在形象和員工的士氣都是非常積極的。”

  “而且,這對于CFO而言是件好事情,尤其是臨門一腳型的CFO.”吳海兵表示上市是項非常復雜的工作,需要耗費極大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以前只能是擠時間關注運營,現在則可以把工作重點完全轉移到日常管理方面。“CFO的職責之一即為公司提供專業的附加值以支撐公司發展,而這要求必須對業務和經營都有很深的介入。”

  財務一直是智聯的支持部門,但是自2008年開始向公司管理部門的角色發展,財務部門的地位正在與公司的發展速度和進程相匹配。“上市公司CFO有70%的時間都是和股東、投資者、律師、投行等打交道。我想在我們沒上市的時候,建立一個更好的結構和團隊,這樣上市后,讓我能拿出70%的時間來做溝通工作。”周瑋認為現在是最佳的準備時機。

  “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財務部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狀態。財務是一個需要累積的職業,我正趁現在這個時機加強內部管理,通過培訓、崗位輪流等手段提高員工綜合素質。”目前分時傳媒2009年公司高層的管理培訓計劃已經完成,“這是急速奔跑之后進行精細化管理的好時機,對我自己而言,則是作為‘空降兵’惡補經營和業務知識的時期。”

  一般而言,空降到Pre-IPO企業的CFO大多都有明顯的弱項。比如投資銀行背景的CFO,融資和與資本市場溝通的能力較強,但在財務系統和財務管理方面相對較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則相反。受訪CFO一致認為現在是補足短板的最佳時機。“

  當然,準備上市過程中的價值得到了一致的首肯。婁志強認為小到普通話和英語的訓練,大到流程的梳理和風險防控的設置,對于公司和高管而言都是極大的提升。

  對于公司上市的重要目的——獲取融資,吳海兵和周瑋分別為公司解決了這個問題。2008年7月智聯招聘成功融資1.1億美元,在眾多企業“凍結”人才招聘的這個冬天,成為中國網絡招聘行業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融資行為。2008年10月,英聯投資和華平基金聯手向7天投資6500萬美元,為一直保持384%增長速度的7天解決了后顧之憂。

  談及上市延遲對公司士氣的影響,李軼梵表示:“影響肯定是有,但是比較小,畢竟是大環境的原因,而非公司的個體資質問題。”不過為了避免員工產生顧慮情緒,分時傳媒還是及時召開了多次會議,向員工傳達公司短期和長期的計劃和想法。

  選對公司

  對于“臨門一腳”的概念,吳海兵認為CFO加入的最理想狀態應該是在公司啟動上市之前。“CFO通常是代表公司的聲音,如果對公司了解不透徹,面對眾多的第三方機構和分析師,勢必會出現漏洞。”他喜歡把上市比喻為包裝,“CFO是包裝的主要負責人,怎樣把公司包裝成最契合公司特點的外表,只能在深刻了解公司之后才能做到。”

  相比較而言,周瑋正處于吳海兵所謂的理想狀態之中。周瑋并不是Pre-IPO的CFO.他在2005年6月加入智聯,身份是戰略總監,幫助CEO劉浩考慮公司業務上的整合、融資等。“剛到公司時劉總為我創造了這樣一個部門,就我一個人,看重的是我的長期價值。”2007年5月周瑋正式成為智聯招聘CFO.

  作為“臨門一腳先生”,上市因大環境的突變而延期之后,CFO的價值將如何繼續體現?這也許是個尷尬的問題。雖然做到這個職位已經完全具備快速轉換角色的能力,但是其中的滋味還是可以想像的。

  這在吳海兵看來,關鍵是選對公司。公司在不同階段發展的重點不一樣,因此CFO發揮的作用也就不同。公司不會只帶著融資的目的招聘CFO,一旦出現意外之后,作為“全能”CFO,應該可以擔當起其他份內的任務。這對公司和CFO來講,是一個相互的和長期的選擇心態。

  采訪中他們都顯示了對職業生涯的重視。如同百年老店一樣,每位CFO在經營公司的同時就是在經營自己。

  “只有退潮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在資本快速積累的中國勢必會存在一些追求短期利益的公司,退潮之后能否堅挺,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種自然淘汰。對于非常珍惜聲譽的CFO而言,選擇一家合適的公司非常重要。

  造紙行業在這輪危機中所受的打擊頗大。婁志強是眾多選擇離開公司的CFO中的一位。其所在的紙業公司“受傷”非常嚴重。“其實,如果公司不放棄,再難我也會堅持下去。因為我非常清楚更換CFO對一家公司造成的影響。”但是面對嚴峻的形式,高管團隊喪失了上市的意愿,甚至對下一步的發展上也躊躇不前。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周瑋一直很慶幸公司有一批很忠誠的財務中層管理人員。財務運營上的事務,他很放心的放權給財務總監,而自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團隊搭建和優化財務結構方面。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便是與CEO劉浩的關系非常融洽,周瑋與劉浩是先交朋友后共事的。

  李軼梵笑言三次經濟危機自己一次也沒落下。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他第一次對危機有了書面式的初步感受;2000年互聯網泡沫,他在發展最頂峰的時候進入投行,半年之后即一瀉千里,李軼梵與100名全美頂級商學院的MBA一起見證大通銀行并購摩根,到2003年時只剩下了30人,作為其中一員的李軼梵用“刻骨銘心”來形容此次感受;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李軼梵在中國,他再次投下賭注,帶領分時傳媒上市。

  豐富的閱歷讓李軼梵在選擇公司時分外的謹慎,非常注重企業的文化和董事會的風格。以分時傳媒為例,無論是能夠在業界同行紛紛倒戈之時依然保持高調前行的優秀業務模式,還是與公司高層管理團隊的融洽,都令人非常滿意。

  不過選擇堅守的CFO們并不完全悲觀。“隨著資本市場和商業環境的逐漸成熟,人們會逐漸意識到財務的重要性,而這將與惡劣的市場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相互抵消。”吳海兵認為今日資本市場的成熟度已非昔日可比。

  如同巴菲特的名言一樣,“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那些暫時擱淺在坡上的CFO們惟一需要判斷的就是——雪夠不夠濕、坡夠不夠長。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loan 借錢 個人信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atass 的頭像
    aatass

    aatass的部落格

    aata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