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宣德:感性者的理性之舞 -財務


  “這次的挑戰超乎我的想像。資本市場雖然在長期上是看一個公司的核心價值,但是在短期內會受整體市場氛圍的影響。這次比我預想的還要強烈。”一手操作文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市的CFO黃宣德感慨地對《首席財務官》雜志表示。

  艱難時世下的IPO

  2007年12月12日,文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作為首家登陸紐交所的中國軟件(600536行情,股吧)外包企業,文思并沒有趕上去年市場比較好的階段,此時次級貸的風波已經有演變成全面經濟衰退的跡象了,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充滿挑戰。最終文思IPO定價為每股8.5美元,共融資近7500萬美元,發行價遠低于早前的預期值。

  雖然對于曾經在紐約華爾街擔任花旗銀行環球金融投資銀行家的黃宣德來說,資本市場的波動早已司空見慣,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感受仍然深入骨髓。“在一個公司里,首先我們自己會對IPO定價有個估值,但這不是我們憑空想像出來的,而是建立在和投資銀行和行業分析師的充分溝通以及市場上類比公司的估值范圍基礎之上的,所以我們的期望值是基于這些專業人士的預期和當時的股市狀況。但在上市過程中,發現這種期望值在短期內是蠻脆弱的。大的市場氛圍會讓一家公司的核心價值在短期內偏差很遠。這種落差還差一點令我們決定推遲上市。”“但是回過頭來看也沒有什么,這使我們對市場規律認識得更深刻一點。資本市場短期的價值和公司的核心價值會有很大的偏差。也許正因為這樣,才有投資管理這一行業吧。”回想當初上市股價的不盡如人意,黃宣德感慨頗多。

  不過,市場再波動,最終企業的資本市場表現還是要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黃宣德對此深信不疑。

  在華爾街,與“軟件外包”相呼應的有兩個關鍵詞:印度和中國。談及文思選擇在美國上市的原因,黃宣德給出了三點理由:第一在美國上市對軟件外包行業而言是個自然的選擇,因為大多數客戶來自美國;第二,主要的軟件外包廠商也都在美國上市,比如印度的幾家大的軟件外包公司在90年代已紛紛在美國上市;第三,美國投資人比較珍惜我們這一行業,“印度奇跡”讓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后起之秀也有著同樣的期待。

  事實證明,中國服務外包企業要獲得高端業務就必須直接進入海外市場,黃宣德對此有著敏銳的判斷。

  從1995年創立文思伊始,清華大學畢業的文思CEO陳淑寧也由工程師變成了創業者。起初文思為IBM中文操作系統提供專業外包服務,隨著其在業內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微軟也在1997年開始了和文思的接觸,并最終成為文思最大的客戶之一。現在文思的主要客戶還包括甲骨文、NEC、惠普、花旗銀行和TIBCO等著名公司。

  和絕大多數高科技上市公司相似的是,文思上市的背后同樣有風投的助推。2005年,文思獲得聯想投資和美國風投公司DCM 700多萬美元投資;之后的高速發展很快為文思帶來了第二輪風險投資。2006年美國紅杉基金第一次進入中國市場就選擇了文思,加上首輪投資人DCM和聯想投資追加的資金,文思又獲得2500多萬美元的投資。“風險投資的進入,一是為企業投資金,二是提供公司治理方面的經驗,讓公司能夠更加正規地去發展,這一點非常重要。”黃宣德特別看重風險投資對公司治理層面上的正面作用,在他看來,去美國上市的絕大多數中國公司也都經歷了先有風險投資的注入而后才上市的過程。

  除了能夠為公司帶來海外先進的經營理念,風險投資也給予了文思很多實際的幫助。紅杉資本和DCM在投資文思的同時,還在美國直接幫助他們推薦客戶,聯想投資也給文思帶來很多國內行業里的并購對象。“他們作為投資人看得比較廣,因此會有很多推薦的對象,甚至幫我們去做一部分盡職調查。我們和這幾家投資人的關系非常好,同樣我們給投資人的回報也非常好,這是相輔相成的。”

  外包行業本身是一個規模效應顯著的行業,規模越大就越能夠給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客戶越大,對服務要求的種類就越多,項目也會越大。因此這種規模效應也決定了這是一個并購比較活躍的行業。

  “這個行業現在有很多不錯的公司,我們去年前前后后并購了五六家,其中有一家是規模比較大的做電信軟件測試的公司。此外,我們還并購了兩家做對日外包的公司。文思的傳統是做歐美客戶,但他們有可能在日本也有業務,通過并購我們就可以給客戶提供多方位、多地域的服務。追隨客戶并隨之擴大自己的市場,這其中的關系是很微妙的。另外,我們的團隊中既有許多會說日語的人,又有大量會說英語的人,所以面對像IBM這樣的客戶,無論是跟他們的歐美市場還是日本市場溝通都會比較順暢,能夠更好地服務歐美在日本的企業。” 黃宣德一直試圖借助資本支持下的并購來不斷實現在新的關鍵領域上的業務拓展。

  以團隊加系統迎接高成長

  隨著跨國公司外包轉移速度的空前加快,從2004年開始,文思以每年人數翻一倍的速度擴張,現在總員工數已經超過3600人。而論及如何平衡企業快速發展與穩健的財務策略之間的關系,黃宣德認為這并不矛盾。“高速成長同樣可以很穩健地管理財務,最關鍵的還是建立一套很好的內控體系。從我2006年加入公司后,公司也一直在著手這件事,這其中一支好的團隊很重要。”

  文思多年來積累了對接世界級客戶要求的能力,其創業團隊的穩健和專業程度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文思的團隊非常國際化,這是他們能把公司繼續做大的一個很重要的元素。

  “陳總是公司的創始人,首席運營官陳立峰是IT咨詢師出身,也是海歸,很早就加入了文思,他們對公司的戰略構架都起了很關鍵的作用。我們三個人一起去海外做路演時,CEO談公司的歷史,COO講公司的業務模式,我講公司的并購和財務,配合得非常順利。”黃宣德談起路演時的金三角團隊相當自信。

  除了公司高管團隊的穩健,包括財務部、報表部、稅務部、內審部和法務部在內的文思財務系統也非常專業和完整。而且在30余人的財務系統中有近1/4的員工擁有“四大”的工作背景,在黃宣德看來,“他們都是管理這家數千人的美國上市公司的必要骨干”。

  “文思的財務團隊在同類型、同規模的公司里應該是最強的。”其審計機構德勤對文思財務團隊的評價更令黃宣德非常自豪。

  在黃宣德看來,財務不僅是為公司管理服務的,而且要提供準確的信息給投資人,管理層拿到這個信息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規劃將來,這是財務體系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公司的人數規模也很大,因此就需要把內控體制以及財務上的控制做得非常嚴謹,這一點非常重要。”

  與有操守的職業團隊相對應的是要有一套現代化的管理系統和工具。從2007年開始,文思引入了Oracle旗下的PeopleSoft(即仁科)系統,從財務系統入手,然后上升到整個包括HR的管理系統都用PeopleSoft。

  “我們是一個明顯的‘人力資源依賴型’的公司,這個軟件非常符合我們公司的這一特點,PeopleSoft 在這方面非常強。PeopleSoft的廠商正好是我們的外包合作伙伴,所以我們自己內部就有了實施能力。現在我們的并購項目在增加,公司業務明顯呈高速成長趨勢,這個系統對我們快速和有效地整合并購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黃宣德如是解釋新系統對公司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我們不同的業務單元都有自己的P&L(部門損益表),以前很難衡量這些業務部門的業績,現在衡量這些單元的業務表現就很統一。有了這個才可以做業績考核,現在我們正在把P&L 的責任分攤到各部門,有了ERP大家可以很清楚自己的部門業績怎么樣。ERP是建立整個績效管理流程的第一步。它能夠提高我們的內控,也能提高效率,幫助我們管理高增長。”黃宣德肯定了實施新系統帶來的效益。

  舞者的輕盈傳奇

  與大多數CFO的背景最為迥然的是黃宣德曾有過十幾年從事舞蹈表演和管理的經歷。生于上世紀60年代上海的黃宣德,少年時就顯露出極強的數學天分,然而由于文革帶來的家庭困境,不得不早年開始獨立生活,進入文藝團體,在北京和廣州開啟了10余載藝術生涯,還曾是當時這個文藝團體的管理骨干。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積累,黃宣德在邏輯思維上的優勢漸漸顯露出來,并逐漸表現出對金融領域的興趣,因而演繹出如下傳奇的履歷表:27歲時選擇出國,在素有“窮人的哈佛”之稱的紐約伯魯克學院攻讀會計學,并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伯魯克學院會計學學士學位,當年《華爾街日報》也因此而對其進行過專題報道;畢業后曾在紐約畢馬威工作四年,用三年半而別人需要五年的時間完成了從審計助理到經理的晉升;2000年至2002年在久負盛名的凱洛格商學院攻讀MBA,主修戰略管理與金融兩個專業;在回國前一直擔任紐約花旗銀行環球金融的投資銀行家。

  回國后,受凱洛格校友的推薦,黃宣德先后任職八佰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東南融通金融技術有限公司的首席財務官。此番加盟文思也源于凱洛格校友的力薦。

  “凱洛格商學院因其文化而知名,同學關系很密切,這也算是凱洛格商學院的特色之一。美國的學校教授本身的成就并不是來自教學,而是來自于研究,而凱洛格商學院能夠以學生為本,從學校管理層到教授都把精力放在學生身上,另一個就是學校自身的文化又會吸引一些比較注重文化的學生。在學校里除了有很好的學習環境,還能建立很好的人脈。”這是我離開學校多年后仍然保有的感受,我們在北京的這些校友經常相互交流。采訪中黃宣德凱洛格式的儒雅氣質溢于言表。

  說起從投行家到CFO的轉型,黃宣德最大的感受是挑戰更大,成就感也更大。挑戰在于他看到了很多在經營層面上如何去發展一個企業,這一點在投行多多少少都只是一個咨詢師的角色,而不是手把手的把公司做起來。“在投行的時候,我們一周工作100個小時,來了公司之后其實一點也沒有變化,壓力反而更大了。似乎公司幾千人的命運,一部分就系在自己的手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做好了,就會很有成就感。”做企業的參與感也是黃宣德覺得有意思的地方:“以前在投資銀行的時候,更多的只是在外圍參與企業的成長,但是在企業內部時,是直接經營它的成長。”

  黃宣德同時坦承自己海外投行的經歷對擔任CFO角色所起的巨大幫助,“中國民營企業去海外上市,特別需要一個能夠維系兩方面關系的角色。一方面讓公司了解國際上投資人對公司的期望,因為一旦上市,就要對投資人負責,他們的視角和國內企業家的視角是不一樣的;同樣,也要讓投資人了解公司在經營上的想法,用投資人能夠理解的語言去溝通,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語言。這不是講故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不是靠講故事講出來的,它有其實實在在的經營業績和實力,把這些用投資人能夠理解的語言講出來,同時通過對投資人期望值的理解,去引導公司的成長,這是非常關鍵的。”

  德魯克在其名著《管理的實踐》中寫道,“我認真地研究了當時(20世紀50年代)大學中所開設的課程,發現其中只有兩門對于培養管理者最有幫助:短篇小說寫作和詩歌賞析。詩歌能幫助一個人用感性的、富有想像力的方式去影響他人;而短篇小說寫作則培養你那種對于人以及人際的入微體察。”從這個角度而言,也許曾經身為舞蹈藝術家的黃宣德,才得以塑造出其極為難得的感性與理性平衡的CFO之道。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loan 借錢 個人信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atass 的頭像
    aatass

    aatass的部落格

    aata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